八个无需编写代码即可使用 Python 内置库的方法
近几年 Python 语言之所以流行,是因为我们可以使用它编写更少的代码来实现复杂的功能。Python 开发者社区非常欢迎那些封装了复杂实现但是对使用者十分友好的工具包。
然而,Python 的简便性不止如此。你能相信我们可以在不写任何代码的情况下使用 Python 吗?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会介绍 8 个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即可使用 Python 内置功能的例子。
1. Python CLI “-m”参数
我们首先从 Python CLI(命令行界面)开始谈起。虽然我们不必编写代码来使用稍后介绍的功能,但是为了让 Python 知道我们要执行的内容,我们需要使用 Python 命令行来进行操作。
只要我们的电脑上安装了 Python 环境,我们就可以在 Python 命令行界面输入python --help显示所有支持的参数。
由于命令输出的内容太长,上图仅显示了部分内容。这里最想强调的是-m mod参数,它会将 Python 模块以脚本的形式运行。因此,如果该模块的实现支持命令行操作,我们就可以在命令行直接使用它。接下来就让我们体验一下:)
2. 服务端口测试
有时候,我们想测试 ip 端口的出站网络流量,通常 telnet 命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 Windows 平台上默认没有安装 telnet 软件,使用前需要手动安装。如果只是进行简单的测试,未来使用场景也不多,安装它可能是一种资源浪费。
但是,如果安装了 Python,那就不必下载安装 telnet,因为 Python 内置了 telnet 对应的模块。我们可以对 Google 搜索网站的 443 端口进行测试。
python -m telnetlib -d 142.250.70.174 443
如上图所示,网络流量显示正常,我们甚至收到了来自 Google 空字符的响应。如果我们尝试访问 ip 的随机一个端口,则会抛出错误,如下图所示。
python -m telnetlib -d 142.250.70.174 999
3. 本地启动 web 服务
很多 Python 使用者不知道这一点,当第一次听说后会感到惊讶。是的,我们可以使用 Python 启动 web 服务,而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只需按如下方式在命令行执行如下命令。
python -m http.server
运行后,显示该服务监听了本地的 8000 端口,然后,我们就可以尝试从浏览器进行访问 http://localhost:8000/。
该 web 服务会以根目录的形式展示在命令启动路径下的本地文件系统,换句话说,我们无法访问它的父级目录。
你可能会问,这个功能的使用场景是什么。举一个例子,如果你想跟你的好伙伴们分享你电脑某个目录下的许多文本/PDF/图像文件/子目录文件等,那么使用这个方法就可以非常轻松地进行共享了。
如果你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