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实现的候选消除算法详解
候选消除算法是一种基于归纳推理的机器学习算法,用于从给定的训练数据中学习一个概念。它的目的是将训练数据中的所有实例归纳成一个最具一般性的概念描述,即“概念学习”的过程。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候选消除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初始化一个最特殊的概念描述和一个最一般的概念描述,然后逐步修正它们,直到最终得到一个最具一般性的概念描述,即所求的概念。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具体来说,算法的步骤如下: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1.初始化最特殊概念描述和最一般概念描述: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最特殊概念描述S0:将所有属性值均初始化为“?”,表示不确定;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最一般概念描述G0:将所有属性值均初始化为“∅”,表示不包含任何属性值。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2.对于每个训练实例,进行如下处理: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①如果实例是正例(属于所求概念),则更新最特殊概念描述S和最一般概念描述G: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对于S中的每个属性,如果实例中该属性值与S中的对应属性值不同,则将S中该属性值改为“?”;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对于G中的每个属性,如果实例中该属性值与G中的对应属性值不同,则将G中该属性值改为实例中的属性值。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②如果实例是反例(不属于所求概念),则只更新最一般概念描述G: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对于G中的每个属性,如果实例中该属性值与G中的对应属性值相同,则将G中该属性值改为“?”。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最终得到的最具一般性的概念描述即为所求概念。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说明候选消除算法的应用过程。假设我们要从以下5个训练实例中学习一个概念: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根据算法步骤,我们首先初始化最特殊概念描述和最一般概念描述: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S0:
G0: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然后对于每个训练实例,进行如下处理: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对于实例1:属于所求概念,因此更新S和G: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S1:
G1: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对于实例2:属于所求概念,因此更新S和G: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S2:
G2: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对于实例3:不属于所求概念,因此只更新G: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S3:
G3: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对于实例4:不属于所求概念,因此只更新G: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S4:
G4: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对于实例5:属于所求概念,因此更新S和G: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S5:
G5: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最终得到的最具一般性的概念描述为: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即“水生动物”。
立即学习“Python免费学习笔记(深入)”;
以下是Python代码实现候选消除算法:
import numpy as npdef candidate_elimination(examples): # 初始化最特殊概念描述和最一般概念描述 S = np.array(['?' for _ in range(len(examples[0]) - 1)]) G = np.array(['∅' for _ in range(len(examples[0]) - 1)]) # 对于每个训练实例,进行如下处理 for i, example in enumerate(examples): x, y = example[:-1], example[-1] if y == '是': # 正例 # 更新最特殊概念描述S和最一般概念描述G for j in range(len(x)): if S[j] != '?' and S[j] != x[j]: S[j] = '?' G[j] = x[j] if S[j] == '?' else S[j] else: # 反例 # 只更新最一般概念描述G for j in range(len(x)): if S[j] != '?' and S[j] != x[j]: G[j] = S[j] # 打印每次迭代的结果 print(f'第{i+1}次迭代:S={S}, G={G}') # 最终得到的最具一般性的概念描述即为所求概念 concept = G if G[0] != '∅' else S return concept